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高台:系统治理释放水资源“乘数效应”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王亚梅 李剑锋 发布时间:2025-11-18 11∶34
字体:【 打印

“十四五”以来,高台县深入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,以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通过工程建设、智慧管控、产业转型与制度保障四轮驱动,全面激发水资源利用的“乘数效应”,推动用水方式从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“水动力”。

工程建设夯实节水根基。近日,在罗城灌区马尾湖输水渠道跨河渡槽改建工程现场,一条条新衬砌的防渗渠道纵横延伸,水流顺畅抵达下游7万亩农田和生态林区。据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高台县累计投入6.3亿元,实施重点节水项目73项,逐步构建起“四纵七横多节点”的水系格局。全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.625,骨干渠道衬砌率达77.8%,摆浪河水库除险加固、红沙河输水隧洞等一批关键水利工程相继建成,全面打通农业灌溉“主动脉”。

智慧管控实现精准节水。走进高台县智慧水务指挥中心,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县供水管网运行数据。近年来,该县投入2250万元建设智慧水务系统,为全县机井安装超声波计量设施,实现在线监测率100%,每眼机井都有了“数字身份证”。罗城镇桥儿湾村村民雷光保说:“现在通过手机‘一码通’,不仅能随时随地查缴水费,报修后半小时内工作人员就能上门处理,非常方便。”

产业转型推动用水增效。在推进节水的同时,高台县着力做好“增效”文章。通过建设水循环利用系统,推动化工、建材等行业实施冷却水循环、工艺节水改造,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至84%,成功培育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。兰能投(甘肃)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石东泽表示,企业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水“零排放”,走上了节水增效的新路径。

在农业领域,高台县大力推广滴灌、喷灌、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,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.7万亩。通过因地制宜探索修建“港湾式”泵池,替代机井,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超采问题,近三年地下水水位滑动累计上升1.05米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。高台县修订完善多项制度规范,构建覆盖城乡的节水管理机制,积极推广水预算管理、完善考核奖惩。宣化水厂获评省级五星级水厂,红崖子水管所通过精细化管理大幅压减计划用水量,成功创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。县水务局副局长陈大超表示,一系列制度举措实现了节水与增效的有机统一,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之路。

如今在高台,节水理念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——企业车间水循环系统高效运转,田间高效节水设施有序作业,智慧平台精准调控每一方水。一幅“惜水为荣、节水为责”的生态文明画卷,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。

记者手记:

水是生存之本,更是发展之基。连日采访中,纵横交错的节水设施、实时跳动的水务数据、群众满意的笑容,无不诉说着节水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。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,是高台县系统治理的智慧,是干部群众共同坚守的决心。高台的实践证明,有限的水资源通过精准施策,能够释放出无限的发展动能,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水动力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